推廣正法、辯證佛學、研究佛法、以經解經、廣宣佛理

2017年6月15日

以經解經:心經詳解(三)---五蘊皆空 2020.07.15補充修正


  在第二集中,我們歸納了二十章的《大般若經》內容理解了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」的意思,最後果不其然跟第一集的「不二法」有所呼應。第三集我們來深入了解「五蘊」是什麼?為何「五蘊皆空」?

六識


  聽過心經的人就一定聽過「五蘊皆空」,對「五蘊皆空」琅琅上口,但這「五蘊」還真不是容易理解的東西......,要了解「五蘊」我們得先來了解何謂「六識」。
  復次,內六處,是佛所說。謂眼處、耳處、鼻處、舌處、身處、意處。

  復次,外六處,是佛所說。謂色處、聲處、香處、味處、觸處、法處。

  復次,六識,是佛所說。謂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。

  復次,六觸,是佛所說。謂眼觸、耳觸、鼻觸、舌觸、身觸、意觸。

  復次,六受,是佛所說。謂眼觸為緣所生諸受、耳觸為緣所生諸受、鼻觸為緣所生諸受、舌觸為緣所生諸受、身觸為緣所生諸受、意觸為緣所生諸受。

  復次,六想,是佛所說。謂色想、聲想、香想、味想、觸想、法想。

  復次,六愛,是佛所說。謂色愛、聲愛、香愛、味愛、觸愛、法愛。

(佛說大集法門經-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)

  上述這些名詞,先列出來讓大家知道,再回頭看第一集我們提到金剛經所說的:
  『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』

(金剛般若波羅蜜經-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 譯)

  「一切有為法」是什麼?
  『一切法者,略有五種:

  一者、心法。

  二者、心所有法。

  三者、色法。

  四者、心不相應行法。

  五者、無為法。

  一切最勝故。與此相應故。二所現影故。三分位差別故。四所顯示故。如是次第。』

(大乘百法明門論-天親菩薩造-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)

  由此我們可知「一切有為法」就是「一切法」裡的前面四項「心法、心所有法、色法、心不相應行法」。而「六識」就是在第一項「心法」裡面:
 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:

  一、眼識。二、耳識。三、鼻識。四、舌識。五、身識。六、意識。七、末那識。八、阿賴耶識。』(大乘百法明門論-天親菩薩造-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)

  接著我們要從彌勒菩薩所說的【瑜伽師地論】來了解「六識」,「六識」是【瑜伽師地論】裡十七地之中的「第一、五識身相應地」和「第二、意地」。
  『云何瑜伽師地。謂十七地。何等十七:

  一者、五識身相應地。二者、意地。三者、有尋有伺地。四者、無尋唯伺地。五者、無尋無伺地。六者、三摩呬多地。七者、非三摩呬多地。八者、有心地。九者、無心地。十者、聞所成地。十一者、思所成地。十二者、修所成地。十三者、聲聞地。十四者、獨覺地。十五者、菩薩地。十六者、有餘依地。十七者、無餘依地。

  如是略說十七。名為瑜伽師地。

  云何五識身相應地。謂五識身自性。彼所依。彼所緣。彼助伴。彼作業。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。

  何等名為五識身耶。所謂眼識。耳識。鼻識。舌識。身識。』(瑜伽師地論-彌勒菩薩說-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)
『云何眼識自性。謂。依眼了別色。

  ...

  彼所緣者。謂色。有見有對。此復多種。略說有三。謂顯色。形色。表色。

  顯色者。謂青黃赤白。光影明闇。雲煙塵霧。及空一顯色。

  形色者。謂長短方圓。麁細。正不正高下色。

  表色者。謂取捨屈伸。行住坐臥。如是等色。

  又顯色者。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。

  形色者。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。

  表色者。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。由變異因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。或無間或有間。或近或遠差別生。或即於此處變異生。是名表色。

  又顯色者。謂光明等差別。

  形色者。謂長短等積集差別。

  表色者。謂業用為依轉動差別。

  如是一切顯形表色。是眼所行。眼境界。眼識所行。眼識境界。眼識所緣。意識所行。意識境界。意識所緣。名之差別。』(瑜伽師地論-彌勒菩薩說-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)
  『云何耳識自性。謂。依耳了別聲。

  ...

  彼所緣者。謂聲。無見有對。此復多種。如螺貝聲。大小鼓聲。舞聲。歌聲。諸音樂聲。俳戲叫聲。女聲。男聲。風林等聲。明了聲。不明了聲。有義聲。無義聲。下中上聲。江河等聲。鬪諍諠雜聲。受持演說聲。論義決擇聲。如是等類有眾多聲。

  此略三種。謂因執受大種聲。因不執受大種聲。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。初唯內緣聲。次唯外緣聲。後內外緣聲。

  此復三種。謂可意聲。不可意聲。俱相違聲。

  又復聲者。謂鳴音詞吼。表彰語等差別之名。是耳所行。耳境界。耳識所行。耳識境界。耳識所緣。意識所行。意識境界。意識所緣。助伴及業如眼識應知。』(瑜伽師地論-彌勒菩薩說-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)
  『云何鼻識自性。謂。依鼻了別香。

  ...

  彼所緣者謂香。無見有對。此復多種。謂好香。惡香。平等香。鼻所嗅知根。莖。華。葉。果實之香。如是等類有眾多香。

  又香者。謂鼻所聞。鼻所取。鼻所嗅等差別之名。是鼻所行。鼻境界。鼻識所行。鼻識境界。鼻識所緣。意識所行。意識境界。意識所緣。助伴及業如前應知。』(瑜伽師地論-彌勒菩薩說-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)
  『云何舌識自性。謂。依舌了別味。

  ...

  彼所緣者謂味。無見有對。此復多種。謂苦。酢。辛。甘。鹹。淡。可意。不可意。若捨處所舌所甞。

  又味者。謂應甞。應吞。應噉。應飲。應舐。應吮。應受用。如是等差別之名。是舌所行。舌境界。舌識所行。舌識境界。舌識所緣。意識所行。意識境界。意識所緣。助伴及業如前應知。』(瑜伽師地論-彌勒菩薩說-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)
  『云何身識自性。謂。依身了別觸。

  ...

  彼所緣者。謂觸。無見有對。此復多種。謂地。水。火。風。輕性。重性。滑性。澁性。冷。飢。渴。飽。力劣。緩急。病。老。死。蛘悶。粘疲。息軟。怯勇。如是等類有眾多觸。

  此復三種。謂好觸惡觸。捨處所觸。身所觸。

  又觸者。謂所摩所觸。若鞕若軟若動若煖。如是等差別之名。是身所行。身境界。身識所行。身識境界。身識所緣。意識所行。意識境界。意識所緣。助伴及業如前應知。』(瑜伽師地論-彌勒菩薩說-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)
 云何意自性。謂。心。意。識。

  心。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。所隨(依附依止)性。體能執受。異熟所攝阿賴耶識。

  意。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。

  識。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。

  ...

  彼所緣者。謂一切法如其所應。若不共者所緣。即受想行蘊無為。無見無對色。六內處及一切種子。

  彼助伴者。謂作意觸受想思。欲勝解念三摩地。慧信。慚愧。無貪。無瞋。無癡。精進。輕安。不放逸。捨不害。貪恚。無明。慢。見。疑。忿恨。覆惱。嫉慳。誑諂。憍害。無慚。無愧。惛沈。掉舉。不信。懈怠。放逸。邪欲。邪勝解。忘念。散亂。不正知。惡作。睡眠。尋伺。如是等輩。俱有相應心所有法。是名助伴。同一所緣非同一行相。一時俱有。一一而轉。各自種子所生。更互相應。有行相。有所緣。有所依。

  彼作業者。謂能了別自境所緣。是名初業。復能了別自相共相。復能了別去來今世。復剎那了別。或相續了別。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。復能取愛非愛果。復能引餘識身。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。

  又諸意識望餘識身。有勝作業。謂分別所緣。審慮所緣。若醉。若狂。若夢。若覺。若悶。若醒。若能發起身業語業。若能離欲。若離欲退。若斷善根。若續善根。若死。若生等。(瑜伽師地論-彌勒菩薩說-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)

  看到這邊,大多數人應該都眼花撩亂了,什麼跟什麼?怎麼這篇特別複雜,看到複雜的東西就跳過略過,從最上面的一開始,就一直略過,不知不覺直接跳到這邊來了...

  佛陀說「有得其實是沒得,沒得才是有所得」;沒仔細閱讀,就無所得,無所得就是得,恭喜了~ 😄

  不用懷疑是否自己資質愚鈍智商不足,確實只是沒有用一個簡單方便的方法來讓大家理解,我們用表格來歸納分析就比較清楚了:

「眼識」,依眼了別「色」,彼所緣者,謂「色」
顯色青黃赤白。光影明闇。雲煙塵霧。及空一顯色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。光明等差別。
形色長短方圓。麁細。正不正。高下色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。長短等積集差別。
表色取捨屈伸。行住坐臥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。由變異因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。或無間或有間。或近或遠差別生。或即於此處變異生。業用為依轉動差別。

「耳識」,依耳了別「聲」,彼所緣者,謂「聲」
螺貝聲。大小鼓聲。舞聲。歌聲。諸音樂聲。俳戲叫聲。女聲。男聲。風林等聲。明了聲。不明了聲。有義聲。無義聲。下中上聲。江河等聲。鬪諍諠雜聲。受持演說聲。論義決擇聲。如是等類
因執受大種聲。因不執受大種聲。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。初唯內緣聲。次唯外緣聲。後內外緣聲。
可意聲。不可意聲。俱相違聲。

「鼻識」,依鼻了別「香」,彼所緣者,謂「香」
好香。惡香。平等香。鼻所嗅知根。莖。華。葉。果實之香。

「舌識」,依舌了別「味」,彼所緣者,謂「味」
苦。酢。辛。甘。鹹。淡。

「身識」,依身了別「觸」,彼所緣者,謂「觸」
地。水。火。風。輕性。重性。滑性。澁性。冷。飢。渴。飽。力劣。緩急。病。老。死。蛘悶。粘疲。息軟。怯勇。如是等類
好觸。惡觸。捨處所觸。身所觸。

「意識」,謂:心、意、識。謂「一切法如其所應」
慧信。慚愧。無貪。無瞋。無癡。精進。輕安。不放逸。捨不害。貪恚。無明。慢。見。疑。忿恨。覆惱。嫉慳。誑諂。憍害。無慚。無愧。惛沈。掉舉。不信。懈怠。放逸。邪欲。邪勝解。忘念。散亂。不正知。惡作。睡眠。尋伺。如是等輩。
分別所緣。審慮所緣。若醉。若狂。若夢。若覺。若悶。若醒。若能發起身業語業。若能離欲。若離欲退。若斷善根。若續善根。若死。若生等。

  總結上述經文內容簡單來說:
  
  依靠我們的「六根」( 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 ),「六觸」(接觸到) 到「六塵」( 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 ),「六受」了後,有了總總了別區分的認知就是「六識」,進而起了「六想」或「六思」,甚至有了「六愛」。

  用科學一點來解釋,就是:

  六根「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、心意」這六個器官的感官細胞,接觸到外界六塵「色相、聲音、香氣、味道、觸感、一切法如其所應」的六種器官神經反應(六受),這些神經反應回饋給大腦,然後大腦做出各類總總的了別區分,眼睛看到什麼形狀顏色,耳朵聽到什麼聲音,鼻子聞到什麼香氣,舌頭嘗到什麼味道,身體碰觸到什麼感覺,心裡起了什麼念頭,這些大腦的認知就是「六識」。有了「六識」的經歷後,這個經歷就會存在我們的大腦裡面,我們就可以去回想蛋糕到底是什麼樣的長相味道,就是「六想」和「六思」,甚至沉溺於蛋糕的長相味道,就是「六愛」。

五蘊


  上面我們了解了「六根」「六塵」「六觸」「六受」「六識」「六想」「六思」「六愛」的依序關係了,要了解「五蘊」就簡單多了:
  『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五受陰。何等為五?謂:色受陰、受、想、行、識受陰。

  云何色受陰?所有色,彼一切四大,及四大所造色,是名為色受陰。復次,彼色是無常、苦、變易之法。若彼色受陰,永斷無餘,究竟捨離、滅盡、離欲、寂、沒,餘色受陰更不相續、不起、不出,是名為妙,是名寂靜,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、無欲、滅盡、涅槃。

  云何受受陰?謂六受身。何等為六?謂眼觸生受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生受,是名受受陰。復次,彼受受陰無常、苦、變易之法,乃至滅盡、涅槃。

  云何想受陰?謂六想身。何等為六?謂眼觸生想,乃至意觸生想,是名想受陰。復次,彼想受陰無常、苦、變易之法,乃至滅盡、涅槃。

  云何行受陰?謂六思身。何等為六?謂眼觸生思,乃至意觸生思,是名行受陰。復次,彼行受陰無常、苦、變易之法,乃至滅盡、涅槃。

  云何識受陰?謂六識身。何等為六?謂眼識身,乃至意識身,是名識受陰。復次,彼識受陰是無常、苦、變易之法,乃至滅盡、涅槃。』( 雜阿含經-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)
  比較舊的佛經翻譯都寫「陰」,後來翻譯的都寫「蘊」,請把它理解為「什麼什麼的集合」,因此:

  「色蘊」就是四大種(地、水、火、風)所造之一切有為法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的集合。

  「受蘊」就是一切「六受」的集合。

  「想蘊」就是一切「六想」的集合。

  「行蘊」就是一切「六思」的集合。

  「識蘊」就是一切「六識」的集合。

五蘊皆空


  第一集內容我們知道了,般若波羅蜜多是「本來無一物」「本來無一法」的智慧,因為「本來無一物」「本來無一法」,所以不增不減、不垢不淨、不生不滅,因此就有了「不二法」的智慧。


  既然一切法事實上都是「虛妄相」「本來無一物」「本來無有一法」,冰箱裏面事實上沒有蛋糕,如果我們以為「蛋糕多了一塊,或蛋糕少了一塊,或蛋糕過期了,或蛋糕吃完了」,這些現象都只是我們自己想像的,因此這些現象的形容詞 ( 多了一塊、少了一塊、過期了、吃完了、、、 ) 只是「假的名詞」,事實上冰箱裡面根本沒蛋糕,沒蛋糕這些形容詞 ( 多了一塊、少了一塊、過期了、吃完了、、、 ) 就沒有意義,佛學裡面給這些「暫時稱呼之的名詞」一個統稱呼,叫做「假名」。
  『如是,善現!若菩薩摩訶薩、若般若波羅蜜多、若此二名皆是假法,如是假法不生不滅,唯有想等想,施設言說謂為菩薩摩訶薩、謂為般若波羅蜜多及此二名。

  如是三種但有假名,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,不可得故。』(大般若波羅蜜多經-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)



  從上面這張圖來看,就可以非常簡單地來說明:

  有蛋糕(色) = A 
  無蛋糕(空) = B
  真如、實相 = C
  有蛋糕(色)只是假名,其實「本來無一物」,所以A = C
  無蛋糕(空)只是假名,其實「本來無一物」,所以B = C
  因此,我們得知 A = B,有蛋糕(色) = 無蛋糕(空) ,色 = 空 = 本來無一物,所以「色即是空」「空即是色」,因此「色蘊是空」「空是色蘊」,

  既然「色蘊是空」「空是色蘊」,那當然「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」也都是「空」,所以「五蘊是空」「空是五蘊」,因此「五蘊皆空」。


12 則留言:

  1. 如是我聞:
      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      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
      「有五受陰:色受陰,受、想,行、識受陰。
      我於此五受陰五種如實知:色如實知,色集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如實知。
      如是,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識如實知,識集、識味、識患、識離、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色如實知?諸所有色,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,是名色,如是,色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色集如實知?於色喜愛,是名色集,如是,色集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色味如實知?謂:色因緣生喜樂,是名色味,如是,色味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色患如實知?若色無常、苦、變易法,是名色患,如是,色患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色離如實知?若於色調伏欲貪,斷欲貪,越欲貪,是名色離,如是,色離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受如實知?有六受身:眼觸生受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意觸生受,是名受,如是,受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受集如實知?觸集是受集,如是,受集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受味如實知?緣六受生喜樂,是名受味,如是,受味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受患如實知?若受無常、苦、變易法,是名受患,如是,受患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受離如實知?於受調伏欲貪,斷欲貪,越欲貪,是名受離,如是,受離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想如實知?謂:六想身,云何為六?謂:眼觸生想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意觸生想,是名想,如是,想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想集如實知?謂:觸集是想集,如是,想集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想味如實知?想因緣生喜樂,是名想味,如是,想味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想患如實知?謂:想無常、苦、變易法,是名想患,如是,想患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想離如實知?若於想調伏欲貪,斷欲貪,越欲貪,是名想離,如是,想離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行如實知?謂六思身:眼觸生思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意觸生思,是名為行,如是,行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行集如實知?觸集是行集,如是,行集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行味如實知?謂:行因緣生喜樂,是名行味,如是,行味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行患如實知?若行無常、苦、變易法,是名行患,如是,行患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行離如實知?若[於]行調伏欲貪,斷欲貪,越欲貪,是名行離,如是,行離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識如實知?謂六識身:眼識身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識身,是名為識身,如是,識身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識集如實知?謂:名色集是名識集,如是,識集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識味如實知?識因緣生喜樂,是名識味,如是,識味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識患如實知?若識無常、苦、變易法,是名識患,如是,識患如實知。
      云何識離如實知?謂:於識調伏欲貪,斷欲貪,越欲貪,是名識離,如是,識離如實知。
      比丘!若沙門、婆羅門於色如是知、如是見;如是知、如是見離欲向,是名正向,若正向者,我說彼入;受、想、行、識亦復如是。
      若沙門、婆羅門於色如實知、如實見,於色生厭,離欲,不起諸漏,心得解脫;若心得解脫者,則為純一;純一者則梵行立;梵行立者,離他自在,是名苦邊;受、想、行、識亦復如是。」
      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由筆者之義 我們得知 A = B,有蛋糕(色) = 「無」蛋糕(空) 。 如果「無」等於「空」,本來無一物,會變成「色即是無」「無即是色」,因此「五蘊皆無」。所以 色,受、想,行、識皆無? 這樣對空的理解 很明顯有偏差哦 …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您自己都寫 本來「無」一物 了,所以您的「無」就是對空的正確理解,然後我們寫的「有蛋糕(色) = 無蛋糕(空)」就是對空的明顯偏差.......?

      很明顯的,是個七慢之人在雞蛋裡挑骨頭,自己說的才是對的,別人說的都是錯的;自己智慧如海,別人都愚昧不知..... 心中有多慢,就多看不起其他眾生,小心遲早被自己的慢心給害慘了......

      刪除
    2. 一切都只是方便法,您懂得什麼叫做「方便波羅蜜多」嗎? 懂得什麼叫做「饒益眾生」嗎?

      刪除
    3. 所以您覺得您比六祖慧能的修行還更高? 覺得六祖慧能所說的「本來『無』一物」是「很明顯有偏差」?

      您若心中不起絲毫慢心,不會換來這一連串自打嘴巴的痛,沒想到不只自打嘴巴,還打了六祖慧能一巴掌,說了古大德法師的不是......

      還是老話一句,修行不要起絲毫慢心,絲毫慢心就足以害您自己下惡道.....

      刪除
  3. 版主別生氣 只是研究討論而巳 在下沒有人身攻擊哦 魏晉般若學中的流派。對本無宗的內容及創立者一般認為有兩派。一為道安所立,主張一切諸法本性空寂,頗能掌握般若空的涵義。 一為竺法深所立,把「無」理解成形上的本體,為萬有的根本。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六祖慧能的修行很高 ,但佛法是佛陀所悟,佛陀有留大空經、小空經可以參考,信佛不是信佛所說嗎? 順我者即愛之,違我者即憎之 所以道同我者為是 異我者為非 如是憎愛是非不同者皆因反合執我也(圓覺經)。 順我者生貪愛 逆我者生瞋恚 執我者生愚痴。 佛陀說: 我執 (非我亦非我所 ) 是空義 。 把萬物當成無 不是空義。 六祖慧能 本來『無』一物 應該不是萬物皆無 這個意思。 佛陀的教法與禪法都沒有脫離現實哦。 如果我過馬路之時,視馬路上的車子,本來『無』一物 ,我應該的被車撞到吧。 龍樹菩薩說; 緣起 性空 。緣起是指 世間萬物的現象 (無常 苦) 性空是指世間萬物的本質(非我亦非我所) 沒有否定現實狀態哦

    在下絕無輕蔑之意 如果在下文字的口吻 讓版主誤會 在下向版主致歉。

    回覆刪除
  5. 言語、文字無實 ,空 「無」自性 《楞伽經》 ,但人們卻會為了 幾行文字 而 爭吵 哈哈哈

    一般神道信仰是 信徒是絕對不能檢驗神的。 但佛陀不同,他希望他的學生們去檢驗他的教義與禪法

    葛拉瑪經和漢譯本《中阿含經》十六《伽藍經》可以互相對照。
    世尊說:葛拉瑪人們!你們的懷疑是對的,你們是應該懷疑的,不要相信由聽說的任何事物;不要相信那些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;不要因為眾人都這麼說,而相信它;不要因為經典上的記載,而相信它;不要相信權威、導師或長輩的教導;當你經過觀察和分析後,認為事物與原則一致,並有助於個人及大家的善行與利益,才接受和實行。

    《中阿含-求解經》
    佛陀強調:要像檢驗金子那樣去檢驗他所講的話,不要僅僅出自於對佛陀的尊重就接受他的講話。

    《巴利文大藏經·增支部·第3.13.129經》:
    諸比丘,這三種東西是亳無隱瞞的照耀給人們看的。三者為何?一為明月、二為炎陽、三為如來經與律。

    版主能夠從眾多的大乘佛教咒語中找出濕婆神讚美詩,真令在下佩服。 同時也希望版主能夠從廣大的大乘佛學中找出外道教義,讓佛陀的正法重現。 感謝感謝 萬分感謝版主

    回覆刪除
  6. 世間每一件事物的意義,都取決於當事者內心的價值,而並非事物本身,事物本身沒有意義 這就是 佛陀說的空 ----摘錄自《為什麼佛學是真的》一書 作者 是美國進化心理學家、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思想家之一的羅伯特·賴特多年研究與實踐所成。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p7NtAFZoYk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若這樣的「唯心主義」就是空,那「空空」要如何解釋? 沒有內心價值的沒有內心價值.....?

      又是個誤解「一切唯心造」(自以為是?)者......,好好看清楚「一切唯心造」的真正意思吧....
      https://yogabuddha.blogspot.com/2019/11/blog-post.html

      刪除
    2. 若「唯心主義」就是空,那「一切法因緣而起」又要擺哪邊?很明顯的「唯心主義」已經是嚴重違背佛法,違逆了「一切法因緣而起」,起斷滅見去了!

      如此誤解佛法,廣傳錯誤的佛法不僅危害廣大眾生,而且罪業非常深重.....


        普勇!如我上說,此大集會正法,有如是功德。

        於此會中有生疑者,互相謂言:『正法果報為有耶?為無耶?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可得耶?為不可得耶?一切眾生為能度耶?為不能度耶?』

        有作是言:『如佛所說,諸法實有因、能生果,果必從因。種善因者,善法何失?』

        有作是言:『諸法非有,果報亦無。因本自空何能有果?因果既無妄言歸趣。』

        普勇!一切眾生差別心行,明暗相違,因果自異。

        彼正說者,起真實見,是即名為建立正法。此人福報,汝今聽說,二十劫中不生北俱盧洲;二十五劫中皆生三十三天;彼天報盡乃生百千諸佛剎中,見彼諸佛聽聞正法,是人不復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        彼邪說者,起斷滅見,是即名為破壞正法。此人罪報,汝今復聽,從此命終生大地獄受苦一劫;如是一劫而復一劫正滿八劫,一一別生一大地獄;於如是等八大地獄受大苦已,復於九千二十八劫中,尚於三惡趣,展轉復生,受大苦惱;過是劫已,雖得人身,於萬六千劫中,死母胎藏;萬四千劫中,舌根不具;萬二千劫中,為莽娑賓拏;萬一千劫中,生便無目。」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