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廣正法、辯證佛學、研究佛法、以經解經、廣宣佛理

2017年6月2日

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。第十二分。淨戒波羅蜜多分之一


(2017.06.02 校對更新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)

  如是我聞。一時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。

  爾時。世尊告具壽舍利子。汝今應為欲證無上正等菩提諸菩薩摩訶薩。宣說淨戒波羅蜜多。

  時。舍利子蒙佛教勅。承佛神力。先以淨戒波羅蜜多。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。

  時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。云何應知菩薩持戒。云何應知菩薩犯戒。云何菩薩所應行處。云何菩薩非所行處。

  時。舍利子便答具壽滿慈子言。若諸菩薩安住聲聞。獨覺作意。是名菩薩非所行處。若諸菩薩安住此處。應知是為菩薩犯戒。若諸菩薩行於非處。是諸菩薩決定不能攝受淨戒波羅蜜多。若諸菩薩決定不能攝受淨戒波羅蜜多。是諸菩薩捨本誓願。若諸菩薩捨本誓願。應知是為菩薩犯戒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修行布施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。是名菩薩行於非處。若諸菩薩行於非處。應知是為菩薩犯戒。若諸菩薩安住居家受妙五欲。應知非為菩薩犯戒。若諸菩薩行布施時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。不求無上正等菩提。應知是為菩薩犯戒。譬如王子應受父王所有教令。應學王子所應學法。謂諸王子皆應善學諸工巧處及事業處。所謂乘象。乘馬。乘車。及善持御弓弩。排[矛*(替-曰+貝)]。刀矟。鉤輪。奔走。跳躑。書印。算數。聲因論等。及餘種種工巧事業。若諸王子能勤習學如是等類順益王法。雖受五欲種種嬉戲。而不為王之所訶責。如是菩薩勤求無上正等菩提。雖處居家受妙五欲種種嬉戲。而不違逆一切智智。若諸菩薩行布施時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。是諸菩薩行於非處。於一切智便為非田。若時若時於一切智已成非田。爾時爾時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若時若時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爾時爾時遠離所求一切智智。若時若時遠離所求一切智智。爾時爾時行於非處。若時若時行於非處。爾時爾時犯菩薩戒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雖復出家受持淨戒。而不迴向無上菩提。是諸菩薩定不成就菩薩淨戒。若諸菩薩定不成就菩薩淨戒。是諸菩薩但有虛名都無實義。應知彼類不名菩薩。若諸菩薩雖處居家。而受三歸深信三寶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是諸菩薩雖復受用五欲樂具。而於菩薩所行淨戒波羅蜜多常不遠離。亦名真實持淨戒者。亦名安住菩薩淨戒。若諸菩薩住菩薩戒。是諸菩薩常不遠離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若諸菩薩常不遠離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是諸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智。若諸菩薩雖多發起五欲相應非理作意。而起一念無上菩提相應之心即能摧滅。如多積集迦遮末尼。一吠琉璃能總映奪。吠琉璃寶光彩價直。映奪一切迦遮末尼。如是菩薩雖多發起五欲相應非理作意。若起一念無上菩提相應之心普能摧滅。如迦遮聚。一吠琉璃普能映奪令失光彩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執著諸相而行布施。是諸菩薩行於非處。若諸菩薩行於非處。是諸菩薩應知名為犯菩薩戒。菩薩不應執著諸相而行布施。亦復不應執著無上正等菩提而行布施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諸佛無上正等菩提遠離眾相。所以者何。如來十力。四無所畏。四無礙解。大慈。大悲。大喜。大捨及十八佛不共法等無量無邊諸佛妙法皆離眾相。如是菩薩於所行施不應執著。若諸菩薩於所行施能無執著。是諸菩薩則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疾能證得一切智智。

  時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。若諸菩薩求一切智智而修行布施。是諸菩薩豈不執著一切智智。若諸菩薩起心執著一切智智。成戒禁取。云何名為持菩薩戒。

  舍利子言。一切智智遠離眾相。非方處攝。一切智智非色蘊。不離色蘊。非受想。行。識蘊。不離受。想。行。識蘊。一切智智非眼處。不離眼處。非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處。不離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處。一切智智非色處。不離色處。非聲。香。味。觸。法處。不離聲。香。味。觸。法處。一切智智非眼界。不離眼界。非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界。不離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界。一切智智非眼識界。不離眼識界。非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識界。不離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識界。一切智智非眼觸。不離眼觸。非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觸。不離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觸。一切智智非眼觸為緣所生諸受。不離眼觸為緣所生諸受。非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觸為緣所生諸受。不離耳。鼻。舌。身。意觸為緣所生諸受。一切智智非地界。不離地界。非水。火。風。空。識界。不離水。火。風。空。識界。一切智智非因緣。不離因緣。非等無間緣。所緣緣。增上緣。不離等無間緣。所緣緣。增上緣。一切智智非無明。不離無明。非行。識。名色。六處。觸。受。愛。取。有。生。老死。不離行。識。名色。六處。觸。受。愛。取。有。生。老死。一切智智非布施波羅蜜多。不離布施波羅蜜多。非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。不離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。一切智智非內空。不離內空。非外空。內外空。空空。大空。勝義空。有為空。無為空。畢竟空。無際空。散空。無變異空。本性空。自相空。共相空。一切法空。不可得空。無性空。自性空。無性自性空。不離外空。內外空。空空。大空。勝義空。有為空。無為空。畢竟空。無際空。散空。無變異空。本性空。自相空。共相空。一切法空。不可得空。無性空。自性空。無性自性空。一切智智非真如。不離真如。非法界。法性。不虛妄性。不變異性。平等性。離生性。法定。法住。實際。虛空界。不思議界。不離法界。法性。不虛妄性。不變異性。平等性。離生性。法定。法住。實際。虛空界。不思議界。一切智智非苦聖諦。不離苦聖諦。非集。滅。道聖諦。不離集。滅。道聖諦。一切智智非四靜慮。不離四靜慮。非四無量。四無色定。不離四無量。四無色定。一切智智非四念住。不離四念住。非四正斷。四神足。五根。五力。七等覺支。八聖道支。不離四正斷。四神足。五根。五力。七等覺支。八聖道支。一切智智非空解脫門。不離空解脫門。非無相。無願解脫門。不離無相。無願解脫門。一切智智非八解脫。不離八解脫。非八勝處。九次第定。十遍處。不離八勝處。九次第定。十遍處。一切智智非陀羅尼門。不離陀羅尼門。非三摩地門。不離三摩地門。一切智智非淨觀地。不離淨觀地。非種性地。第八地。具見地。薄地。離欲地。已辦地。獨覺地。菩薩地。如來地。不離種性地。第八地。具見地。薄地。離欲地。已辦地。獨覺地。菩薩地。如來地。一切智智非極喜地。不離極喜地。非離垢地。發光地。焰慧地。極難勝地。現前地。遠行地。不動地。善慧地。法雲地。不離離垢地。發光地。焰慧地。極難勝地。現前地。遠行地。不動地。善慧地。法雲地。一切智智非五眼。不離五眼。非六神通。不離六神通。一切智智非佛十力。不離佛十力。非四無所畏。四無礙解。大慈。大悲。大喜。大捨。十八佛不共法。不離四無所畏。四無礙解。大慈。大悲。大喜。大捨。十八佛不共法。一切智智非三十二大士相。不離三十二大士相。非八十隨好。不離八十隨好。一切智智非無忘失法。不離無忘失法。非恒住捨性。不離恒住捨性。一切智智非一切智。不離一切智。非道相智。一切相智。不離道相智。一切相智。一切智智非預流果。不離預流果。非一來果。不還果。阿羅漢果。獨覺菩提。不離一來果。不還果。阿羅漢果。獨覺菩提。一切智智非諸菩薩摩訶薩行。不離諸菩薩摩訶薩行。非諸佛無上正等菩提。不離諸佛無上正等菩提。一切智智非有色法。不離有色法。非無色法。不離無色法。一切智智非有見法。不離有見法。非無見法。不離無見法。一切智智非有對法。不離有對法。非無對法。不離無對法。一切智智非有漏法。不離有漏法。非無漏法。不離無漏法。一切智智非有為法。不離有為法。非無為法。不離無為法。一切智智非有量法。不離有量法。非無量法。不離無量法。一切智智非過去法。不離過去法。非未來。現在法。不離未來。現在法。一切智智非善法。不離善法。非不善。無記法。不離不善。無記法。一切智智非欲界繫法。不離欲界繫法。非色。無色界繫法。不離色。無色界繫法。一切智智非見所斷法。不離見所斷法。非修所斷。無斷法。不離修所斷。無斷法。一切智智非學法。不離學法。非無學。非學非無學法。不離無學。非學非無學法。一切智智遠離如是諸法相故不可執取。一切智智遠離眾相無法可得。無所得故不可執取。一切智智既非有法亦非無法。由此因緣不可執取。是故。菩薩修行布施。受持淨戒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雖求證得一切智智。而不名為戒禁取攝。若諸菩薩修行布施。受持淨戒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執取淨戒。是諸菩薩失菩薩戒。應知名為犯戒菩薩。

  爾時。滿慈子舍利子言。若諸菩薩修行布施。受持淨戒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。違犯菩薩所受戒已。是諸菩薩為有因緣可還淨不。

  舍利子言。若彼菩薩迴向聲聞獨覺地已。未見聖諦。未證實際。或有因緣易可還淨。若見聖諦。證實際已。異見深重難可還淨。

  時。滿慈子復問具壽舍利子言。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。不應令彼證實際耶。

  舍利子言。如是如是。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。不應令彼證於實際。

  滿慈子言。何因緣故。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。不應令彼證於實際。

  舍利子言。有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。若速令彼證於實際。是諸菩薩或遇因緣。住於聲聞或獨覺地。難可令起一切智心。若遇如來正法隱沒。不求證得一切智智。

  爾時。便證獨覺菩提。入無餘依般涅槃界。畢竟不證無上菩提。由此因緣。若諸菩薩求趣無上正等菩提。不應令彼速證實際。乃至未坐妙菩提座。不應令彼證於實際。若時已坐妙菩提座。將證無上正等菩提。乃可令其證於實際。斷一切障證大菩提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。不應受持二乘淨戒。由彼淨戒不能攝受一切智智。不能引發一切智智。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心作分限饒益有情。修行布施。受持淨戒。是諸菩薩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無分限故。若諸菩薩心無分限饒益有情。修行布施。受持淨戒。是諸菩薩乃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亦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是諸菩薩由此因緣名為成就菩薩淨戒。

  爾時。滿慈子舍利子言。云何名為菩薩持戒。

  舍利子言。若諸菩薩隨所行施。一切迴向無上菩提。與諸有情作大饒益。窮未來際無間無斷。應知是為菩薩持戒。若諸菩薩隨所護戒。一切迴向無上菩提。與諸有情作大饒益。窮未來際無間無斷。應知是為菩薩持戒。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。修行淨戒令得圓滿。而不迴向無上菩提。與諸有情作大饒益。窮未來際無間無斷。是諸菩薩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。修行淨戒令得圓滿。而心迴向聲聞。獨覺。是諸菩薩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若諸菩薩雖不受持二乘淨戒。而不名為犯淨戒者。若諸菩薩迴向聲聞或獨覺地。雖多受持二乘淨戒。而可名為犯淨戒者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迴向聲聞或獨覺地。應知名為行於非處。言非處者即二乘地。非諸菩薩所行處故。

  爾時。滿慈子舍利子言。云何名為菩薩行處。

  舍利子言。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內空。外空。內外空。空空。大空。勝義空。有為空。無為空。畢竟空。無際空。散空。無變異空。本性空。自相空。共相空。一切法空。不可得空。無性空。自性空。無性自性空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真如。法界。法性。不虛妄性。不變異性。平等性。離生性。法定。法住。實際。虛空界。不思議界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菩薩所學四靜慮。四無量。四無色定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菩薩所學四念住。四正斷。四神足。五根。五力。七等覺支。八聖道支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菩薩所學空。無相。無願解脫門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菩薩所學八解脫。八勝處。九次第定。十遍處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極喜地。離垢地。發光地。焰慧地。極難勝地。現前地。遠行地。不動地。善慧地。法雲地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一切陀羅尼門。一切三摩地門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菩薩所學五眼。六神通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來十力。四無所畏。四無礙解。大慈。大悲。大喜。大捨。十八佛不共法乃至一切智智相應作意。應知是為菩薩行處。若諸菩薩諦故。住故行此行處。應知是為菩薩持戒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。安處居家受妙五欲。而不發起趣向聲聞。獨覺地心。是諸菩薩應知不名犯菩薩戒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是諸菩薩增上意樂無退壞故。何等名為增上意樂。謂定趣求一切智智。譬如有人於他財物實不劫盜。枉禁囹圄雖經多時。而勝意樂常無退壞。於他財物無劫盜心。雖與惡人同禁囹圄而不名賊。如是菩薩雖處居家。經於殑伽沙數大劫受妙五欲。而勝意樂常不退壞。謂常趣求一切智智。曾不發起二乘之心。是故。不名犯菩薩戒。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修行梵行。而起迴向二乘地心。應知不名持淨戒者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彼捨淨戒波羅蜜多安住聲聞。獨覺乘戒。若諸菩薩安住聲聞。獨覺乘戒。不名菩薩。所以者何。是諸菩薩遠離淨戒波羅蜜多。無心趣求一切智智。定不能證無上菩提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起如是心。我當精勤經爾所劫流轉生死。定當引起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由起此心。不能證得一切智智。

  時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。若諸菩薩心作分限。我當精勤經爾所劫。定當證得一切智智。如是期心有何過失。而不能得一切智智。

  舍利子言。是諸菩薩厭怖生死速求菩提。由心速故。便作分限。由作分限。不能成熟殊勝善根。由怖生死。或求聲聞。獨覺乘果。非作分限而能饒益無量有情。非作分限。而能圓滿無量布施波羅蜜多。非不圓滿無量布施波羅蜜多。而能證得一切智智。若諸菩薩心作分限。設經殑伽沙數大劫。修行布施波羅蜜多。而亦不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。菩薩布施波羅蜜多無邊際故。一切智智亦無邊際。若不圓滿菩薩布施波羅蜜多。而能證得一切智智。無有是處。是故。菩薩欲求無上正等菩提。不應起心定作分限。速求證得一切智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。是諸菩薩決定不應心作分限。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。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菩薩行。爾時爾時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漸善成熟。堪能證得一切智智。如新瓦器盛滿清水。置於日中。如如多時水所滋潤。如是如是器轉堅牢。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菩薩行。爾時爾時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漸善成熟。堪能證得一切智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新瓦瓶盛滿蘇油。如如經久。如是如是津胒漸潤。由斯堅密有所堪能。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菩薩行。爾時爾時漸遇多佛及佛弟子信敬供養。若時若時漸遇多佛及佛弟子信敬供養。爾時爾時漸蒙多佛及佛弟子教誡教授。若時若時漸蒙多佛及佛弟子教誡教授。爾時爾時漸得聞說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。若時若時漸得聞說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。爾時爾時漸能修習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。若時若時漸能修習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。爾時爾時漸復圓滿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。若時若時漸復圓滿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。爾時爾時漸得隣近一切智智。若時若時漸得隣近一切智智。爾時爾時漸斷諸障證得無上正等菩提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諸菩薩摩訶薩若時若時起一切智相應之心。爾時爾時無容間起緣餘境心。若時若時無容間起緣餘境心。爾時爾時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熏心相續漸得圓滿。由心相續漸圓滿故。名能引發一切智心。此心相續無間無斷。乃至證得一切智智。如貯蘇瓶如如經久。如是如是蘇氣熏遍。不受餘氣之所熏著。如是菩薩摩訶薩眾起一切智相應之心。緣餘境心不能間雜。由無間雜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熏習圓滿。諸惡魔軍欲伺其便終不能得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若於此境魔伺其便。是諸菩薩即於此境起一切智相應之心。由此惡魔不能得便。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久處生死。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。爾時爾時漸事多佛及諸弟子。若時若時漸事多佛及諸弟子。爾時爾時聞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。若時若時聞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。爾時爾時能勤精進如理思惟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。若時若時能勤精進如理思惟。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。爾時爾時能勤精進無倒修習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。若時若時能勤精進無倒修習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。爾時爾時於心相續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漸得圓滿。若時若時於心相續布施。淨戒。安忍。精進。靜慮。般若波羅蜜多漸得圓滿。爾時爾時漸得隣近一切智智。由斯速證無上菩提。與諸有情作大饒益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欲勸導他受持淨戒。是諸菩薩先應自起淨戒相應心。心所法。然後勸他受持淨戒。既勸導他受持戒已。復令迴向一切智智。如是菩薩自修善根迴向所求一切智智。復能勸導他諸有情起清淨心受持淨戒。受持戒已。復令迴向一切智智。乃可名為於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善化導。若諸菩薩教誡教授趣聲聞乘補特伽羅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勝聲聞乘補特伽羅。若聲聞人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是聲聞人不勝菩薩補特伽羅。乃為菩薩轉勝於彼。如有男子負真金人遠適他國。此真金人光彩顏貌勝彼男子。如是設有殑伽沙數聲聞乘人。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此一菩薩勝彼一切聲聞乘人。

  又如男子負頗胝迦人遠適他國。此頗胝迦人光彩顏貌勝彼男子。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殑伽沙數聲聞乘人。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此一菩薩勝彼一切聲聞乘人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諸聲聞人若時若時教誡教授。此一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。設經殑伽沙數劫住諸聲聞人。教誡教授此一菩薩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此一菩薩功德善根晝夜增長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譬如真金數數燒鍊。光色轉盛。菩薩亦爾。若時若時諸聲聞眾教誡教授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。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。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所有功德。由彼功德迴向涅槃。不能趣求一切智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吠琉璃若時若時匠者瑩拭。爾時爾時光色轉淨。如是菩薩若時若時諸聲聞眾教誡教授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。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。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所有功德。由彼功德迴向涅槃。不能趣求一切智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巧畫師以眾彩色畫作人像。如如先以一色作模。於後後時填布眾彩。若時若時以眾彩色漸次填布。爾時爾時容貌形色展轉殊妙。勝彼畫師百千萬倍。如是菩薩若時若時諸聲聞眾教誡教授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。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。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所有功德。由彼功德迴向涅槃。不能趣求一切智智。而此菩薩由諸聲聞教誡教授。所修種種功德善根晝夜增長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人種樹隨時溉灌守護修理。若時若時溉灌此樹守護修理。爾時爾時其樹增長量漸高大。如是菩薩無量聲聞教誡教授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而此菩薩若時若時無量聲聞教誡教授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增長。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增長。爾時爾時普勝一切聲聞。獨覺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明轉盛。漸次鄰近本所願求一切智智。由斯普勝聲聞。獨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譬如有人持小火[火*曹]燒乾草木。若時若時火依草木。爾時爾時火漸增長。若時若時火漸增長。爾時爾時火焰轉大。展轉能照多踰繕那多百多千乃至無量。如是菩薩無量聲聞教誡教授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而此菩薩若時若時無量聲聞教誡教授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明盛。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明盛。爾時爾時勝彼無量教誡教授聲聞乘人所有功德。由彼功德迴向涅槃。不能趣求一切智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譬如有人銷礦出金出已轉賣。所得價直貴賣彼人多百千倍。如是菩薩若時若時無量聲聞教誡教授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勝彼聲聞所有功德多百千倍。由彼功德迴向涅槃。不能趣求一切智智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決定趣求一切智智。與有情類作大饒益。

  爾時。滿慈子舍利子言。菩薩成就廣大妙法。謂諸菩薩教誡教授趣聲聞乘補特伽羅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勝聲聞乘補特伽羅。若聲聞人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。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。迴向趣求一切智智。是聲聞人不勝菩薩補特伽羅。乃為菩薩轉勝於彼。

  時。舍利子便印具壽滿慈子言。如是如是。菩薩成就廣大妙法。普勝獨覺及諸聲聞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