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廣正法、辯證佛學、研究佛法、以經解經、廣宣佛理

2017年3月21日

金剛經裡面「著衣持鉢,入舍衛大城乞食」智慧在哪裡?

         很多法師對為何金剛經一開始描述「著衣持鉢,入舍衛大城乞食」等佛陀的生活起居,感到非常不可思議,深思熟慮出了一長串的大道理來,其中智慧到底為何呢?


        『這一段日常生活,應該是佛陀每天的生活程序,也許在每次說法前都是一樣的,可是為什麼別的經中都不記,單單在《金剛經》中記了這麼一段?』

        『本經用此最平常之事發起,最妙不過了。』

         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真相為何?

        『爾時,世尊著衣持鉢,入那伽城乞食已,至大林處坐一樹下,思惟摩竭國人命終生處。(佛說長阿含經 ---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 譯)

        『爾時,世尊而與阿難,於晨朝時,著衣持鉢,入城乞食,還歸所止,食竟洗漱,收攝衣鉢。(大般涅槃經 --- 釋法顯 譯)

        『爾時,世尊過夜分已,至於來晨食時,著衣執持應器,入那提迦城,次行乞食。』 (佛說人仙經 --- 法賢 譯)

        『尊者滿慈子過夜平旦,著衣持鉢,入舍衛國而行乞食,食訖中後,還舉衣鉢,澡洗手足,以尼師檀著於肩上,至安陀林經行之處。(中阿含經 --- 僧伽提婆 譯)

        『爾時,世尊食時著衣持鉢,入舍衛城次第乞食,至兜儞野子輸迦長者舍,在門外立。(分別善惡報應經 --- 天息災 譯)

        『爾時,世尊著衣持鉢,入舍衛城乞食,還持衣鉢,不語眾,不告侍者,獨一無二,於西方國土人間遊行。(雜阿含經 --- 求那跋陀羅 譯)

        『如來至波羅奈,於晨朝時著衣持鉢,入城乞食還至本處,飯食訖詣鹿野苑中。(方廣大莊嚴經 --- 地婆訶羅譯)

        『爾時世尊,與諸比丘住於竹林。是諸比丘,於晨朝時,著衣持鉢,入城乞食;還歸所住,食竟澡漱,各攝衣鉢,集在講堂,悉欲共說過去因緣。(過去現在因果經 --- 求那跋陀羅 譯)

        關於世尊著衣持鉢入城乞食的經文內容太多了,不及備載!!  那這段到底有何智慧在裡面? 妙在哪?

        只不過是紀錄敘述佛陀說法的時間、地點、與會人物來龍去脈交代清楚罷了,有何智慧? 有何妙之處? 有良心點,不要這樣胡亂瞎掰...不是已故大師說的就是正確的!! 😞

        如果因為是佛,就認為佛吃飯、睡覺、洗腳很有智慧,很妙,那叫做心態有問題,實際上叫做「攀緣心」。

        如果硬要說這些描述生活瑣事的智慧在哪,大概就只有一點,就是什麼時候,什麼角色,就做好該角色應為的本分,那叫做「達摩」。😁




相關文章:
金剛經 ( 鳩摩羅什 版 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