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咒文修正更新的內容,只解釋比較大的錯誤,小地方修正就不提出解釋了。
咒文內容修正
1.修正「三藐三菩陀」的梵音和悉曇字母,之前以悉曇字母的發音為依據,把「samyak saṃbuddhāya」改為「samya ksaṃbuddhāya」,後來才發現原來該悉曇字母自古以來就錯了!( 詳細請看:暗度陳倉錯千百年的悉曇梵字),所以再修正回「samyak saṃbuddhāya」,之前應該是要修正悉曇梵文才對,網路上大概九成以上這兩字的悉曇字母都是錯的... - -
整篇咒文有15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2.修正名詞復數格,梵文文法會在名詞後面加上「nām」表示是複數格,但是找不到這個音的悉曇字母,所以網路上資料都把這個音改為找得到悉曇字母的「nāṃ」,把原本正確的梵音改為錯誤的梵音...,而且這個「nāṃ」悉曇字母也並不確定就是「nāṃ」的音... - -"
整篇咒文有很多這項錯誤,已全部修正,悉曇梵文字母因為還無法確定是否是該符號,所以用粉紅色字來提醒同學「該字母是非正確的」。
整篇咒文有23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3.「namaskṛtaya」這個字,是「崇拜的,尊敬的」的意思,天城梵文「नमस्कृतय」,悉曇梵文也沒問題,它就是一個字,是不能拆開的!
如果拆開為「nama-skṛtāya」,並沒有「skṛtā」這個字,而「nama」是「草原、招呼」的意思,因此這是錯的!
整篇咒文有4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4.「tathāgatoṣṇīsa」是「tathāgatā (如來、佛)」+「uṣṇīṣa (頂髻)」,稱為「如來頂髻」,怎麼會「tathāgatoṣṇīsa」前面多出了「s」呢?!莫名其妙阿!這就是前面的字「bhagavatas」的「s」找不到悉曇梵文字母,所以把這個「s」歸納到後面的字,造成前面字也錯,後面字也錯...亂七八糟,什麼跟什麼... 再去信啥悉曇梵文多神威多成就阿!害慘你一輩子,你都不知道... - -
「bhagavata」是「世尊、佛」的意思,最後面加個「s」代表複數,就是「諸世尊、諸佛」,「bhagavatas tathāgatoṣṇīsa」就是「諸世尊如來頂髻」,不是只有一尊佛的頂髻,是所有一切諸佛的頂髻。
整篇咒文有3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5.「graha」雖然有「行星」的意思,但並不是所有的星就都是惡星,不能解釋為「惡星」阿!如果「graha」解釋為「惡星」,那後面的「nigraha」就得解釋為「反惡星」,「反惡星」是啥? - -
「graha」的意思非常多,有好有壞,因為這邊有「nigraha」,所以我們知道這邊的「graha」是指不好的事,不好的意思有「被抓住、劫財、監禁、疾病、偷竊」,因此,這邊用「被侵犯」是最洽當,可以完全解釋所有「因外力而遭受的不好事情」!
「nigraha」就是「反侵犯」,實際意思為「遏制,束縛,壓制,征服」。
整篇咒文約有60個地方為「graha」這項翻譯錯誤。
後面的「chedaṇīṃ」悉曇梵文裡面並沒有「che」的字母,只有「cche」,這是個很明顯的錯誤,修正回正確的梵音「che」,不能將就悉曇的錯,連梵音都改為錯的!
「cheda」是「斷除」的意思,後面加上「ṇīṃ」是什麼文法上的變格,還有待查證,因為漢音版都有這個音,因此我們先暫時留著,待後續查證!
6.「duḥsvapna」是「惡夢」的意思,後面加上「nām」是「眾多惡夢」的複數格,它不是「
這邊的「ghoram duḥsvapnanām」就是「眾多的恐怖噩夢」,後面接「nāśana」是「遏止、摧毀、毀滅」的意思,「nāśana」才是正確的拼音,原本的「nāsaṇīṃ」根本沒這個字,這也不是任何字的變格,完全沒這樣的寫法... - -"
只是這邊的「nāśana」前面多個「ca」有點奇怪...,經書裡面有,先留著... -_-
粉紅色悉曇梵文字母,代表沒那個字,找相近的代替。
7.這一段內容,原本的字都錯了...,經過用天城梵文反查翻譯並修正後,同學可以發現,更新後的梵音跟經書的漢音更為接近!
而且原本最後一個詞也是「mahā bala 」,這就跟前面重複啦!?原來它是後面那一句內容的開頭!
8.「catur」是數字「四」的意思,這裡的錯不用想也知道,又是為了將就悉曇梵文的字母,把原本對的字又改為錯的,造成前後兩個字都一起錯!
整篇咒文有4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9.到底是「drūṃ」還是「trūṃ」啊?=_= 比較長期以來跟著我們學首楞嚴咒的同學就知道,不久前我們才把這個字從「drūṃ」改為「trūṃ」...XD 當時是因為看到華人地區大多用「trūṃ」,國外英文文章也都用「trūṃ」,所以不久前才把「drūṃ」改為「trūṃ」,原來大多數人說對的事情未必是對的阿!XD
英文相關文章幾乎沒有「drūṃ」這個種子字!但...我們仔細詳查梵文資料後,發現...根本沒有「trūṃ」這個種子字!不,說錯了...,是所有字典幾乎都沒有「trūṃ」這個梵字! - -
另外,意外發現一個日本網站有非常詳細所有悉曇梵文的種子字(有發現cha的悉曇梵字...哈),裡面確實也沒有「trūṃ」,而有「drūṃ」。
剛好看到,順便提一下,在佛頂尊勝咒裡面的佛頂一字咒真的不是「drūṃ」,而是「bhrūṃ」。
所以呢...絕大多數人所認為的,未必就是正確的... -_- 首楞嚴咒裡面這個爭議超久的種子字確定就是「drūṃ」沒錯!還一堆華人文章在討論到底是「bhrūṃ」還是「trūṃ」呢... -_-
而且這個神秘的「drūṃ」,沒猜錯的話,就帶著「白傘蓋佛母」的身世之謎!哈哈哈... 秘密~ 😅
10.「bhaya」是「驚怖、恐懼」的意思,不是原本的「災難」的意思,原本的梵音也寫錯,全都修正。
整篇咒文有18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11.光是這個字就糾結了兩天...- - 原本的「hāriṇya」根本就沒有這個字,也不是任何其他字的變格,查了老半天,最接近的字就是「haraṇīya」,剛好跟漢音「訶哩泥」比較接近,只差沒有「ya」的音。
但是「haraṇīya」是「被取走、被侵占」的意思,完全不是原本翻譯的「鬼」東西...XD 依照下面的內容來看,被「被取走、被侵占」的東西有好的有壞的,因此,如果硬要解釋為「吃這些東西的鬼」應該也是能說得通...所以暫時只能這樣理解...XD
整篇咒文有27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12.「kṛtam」是「kṛta」的複數格,意思有很多,在這邊的意思可以是「行動、執行、巫術」,使用複數格表示「很多的行動、很多的巫術」。
「vidyā 」意思有「科學知識、咒語、神奇技巧」,在這邊就是「咒語」的意思,一般解釋為「明咒」,修正為「vidyā 」後,跟經書漢音才更接近,很明顯之前寫法就是錯的!
「chin」找不到悉曇梵字,所以這邊就是將就錯誤的悉曇梵字,把正確的「chin」改為錯誤的「cchin」,修正回來。
「kīlayati」是「釘在什麼什麼上面」的意思,「kīlayāmi」根本沒這個字,也不是任何字的變格。
整篇咒文有15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13.「ḍhakkā」意思有「覆蓋、大鼓(大鼓英文是drum,滿巧合的!)、使消失」,在這邊當然就是讓「jvala」這個烈焰熾火燒遍「覆蓋」的意思。
前面加個「vi」是加強語氣,「更、遍、徹底」的意思,所以後面那句的合適翻譯「徹底覆蓋」,讓烈焰熾火徹底燒遍覆蓋。
原本的「dhaka」根本沒這個字... - -
14.「chidā」意思為「嶄伐、斬斷」的意思,原本的「cchinda」根本沒有這個字...
「bhidā」意思為「爆破、摧毀、破壞」,原本的「bhinda」根本沒這個字...
15.「phaṭ」這一段必須來好好介紹解釋清楚!
「phaṭ ( फट् )」意思是「破壞、破解、破碎」,有人把它歸為「種子字」,有人把它歸為「普通單字」,這個字非常特殊,它由兩個字母組成,但卻只念一個音,「phaṭ」自吠陀時代就流傳下來,通常用在「憤怒尊」的咒語裡面。
首楞嚴咒這段咒語內容,前面的「phaṭ」對象,並沒有使用「sarva (一切)」和「bhyaḥ (眾)」,後面所有複數格都是指某些人物,所以代表前面幾個「phaṭ」對象是單數格,或說「不能作為複數格的單字」,因此肯定不是「某些人物」!
再加上,前面有個「asura」,後面還有個「asura」阿修羅眾,肯定前面的並不是指「阿修羅」,而是指「人物以外,不能複數格的東西」!
由此可知,前面幾個字「amogha (無能勝)」「apratihata (堅不可摧)」「vara prada (賜福)」「asura vidrāvaka (邪魔驅趕)」,這四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,而不是指某些人物,「asura」除了有「阿修羅」的意思,還有「邪靈、惡魔」的意思。
但是,這四個詞的東西是好事的呀!為何還要「phaṭ」來破壞呢?! 因此,我們只好先加上「歸順」兩個字,好事情就「歸順」,不好的事情就「摧破」,或說「如果不歸順,就摧破」。
16.「bhyaḥ」是個「複數指示」用字,用來表明此字前面的「人物」是眾多數量的複數,而當「bhyaḥ」這個字前面的名詞最後一個音是「短音a」,這時候這個「短音a」要變為「短音e」的音。
這也就是一開始為何是「bodhisattve bhyaḥ 」的原因,一位菩薩是「bodhisattva」,諸菩薩眾就是「bodhisattve bhyaḥ 」。
在這段咒語內容,修正所有沒有變音的字。注意!是「短音a」才要變為「短音e」。
整篇咒文有38個地方為此該注意情況。
17.「ahāra」是「吸入、食用」的意思,經文解釋為吃這些東西的鬼,應該也是能理解。原本的寫法「hārā」是錯的
「ahāra」因為字首是「a短音」,如果遇到前面的字的尾音也是「a短音」,這時候兩個字的「a短音」可以合併為一個「a長音」,注意!這是可有可無,為了更順暢發音,在梵文裡面大多會合併為一個「a長音」,如果原本就已經是「a長音」,當然不能合併。
這就是為何咒文裡面有些是「ahāra」,有些是「hāra」的原因。目前整篇咒文內容還有些地方沒有合併,後續應該都會整理合併起來,發音比較順暢。
整篇咒文有26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19.「śūla」意思是「痛苦、悲哀、死亡」,原本的字「śūlaṃ」根本沒這個字,也不是任何字的變格...,如果是「śūlam」則是「矛、三叉戟」的意思,所以這邊「śūla」沒有疑慮。
整篇咒文有14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這邊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個「腹部痛」,「udara」是上腹部,就是脾肝胃這地方,「vasti」是下腹部,就是大小腸、子宮這地方。
20.這地方要來注意一下翻譯,「lohaliṅga」是「燒燙傷」的意思,「śoṣa」是「肺病」的意思,「trāsana 」是「受驚嚇」的意思(疑!?首楞嚴咒也可以收驚!?@@)
21.要寫「bandha」或「bandham」都可以,但是就是沒有原本寫的「bandhaṃ」這個字,沒這個字,也不是任何字的變格。
這邊我們改用「bandha」,跟經書漢音「畔馱 」非常接近,同時把原本少一句給加進來,反正多念不怕多錯。
整篇咒文有7個地方為這項錯誤。
22.名詞後面加「ya」,「ya」前面的短音要變格為長音,如「gaja」變為「gajāya」,「raja」變為「rajāya」,如果是原本的字如「hṛdaya」,是不能亂變格的。
23.名詞後面加「nām」,跟上面一條規則一樣,「nām」前面的短音要變格為長音,如「sapta」變格為「saptānām」,「anāgāmi」變格為「anāgāmīnām」。
24.「bhyaḥ」不是單獨一個字,是要跟原本的名詞結合為一個單字,是不能拆開的字!如「devebhyaḥ」、「nāgebhyaḥ」、「asurebhyaḥ」。
25.咒語末的祈禱句後面字原本為「pada」,應該是「padaiḥ」才對,是「箴言文字」的意思。
電子書更新
1.修正更新「純梵音」內容。
2.加入一篇「純天城梵文」的內容,不要小看這一篇,看不懂沒關係,但是你可以讓Google圖書App用梵音念出整篇內容!雖然是機器模擬的聲音,至少八九成像樣呢~
3.修正「仿貝葉經書」和「結構解析」的內容圖片。
4.修正少數幾個經文誤植誤刪內容。
今天看到日本的一個網站:http://azahuse.web.fc2.com/sansc.html,有提供梵文的楞嚴咒:http://azahuse.web.fc2.com/Surangama-Mantra-san.pdf,其中種子字,與馬來西亞郭火生所編輯的版本:https://reurl.cc/EXWgYv,種子字一樣都是用trūṃ,所以我也很猶豫🥺
回覆刪除應該說樣子很像,但我不確定發音為何
刪除提供給您參考,互相研究使用,並非有意冒犯喔^^
刪除您注意看看PDF裡面那個 trūṃ 悉曇梵文字體,看起來像不像 drūṃ 少了一撇.....? 😅 而且我們確實查驗過,所有梵文原文資料裡面根本沒有「trūṃ」這個字,種子字裡面也沒有「trūṃ」這個字.......
刪除所以目前最合理的字就是 drūṃ 了,而且這種子字也完全符合首楞嚴咒的歷史背景,不是我們亂亂猜的...... 😅
另外,下面這是線上梵英辭典,您可以把梵音帶入搜尋看看是否有其字? 拼音是否正確? 您就會發現網路上很多梵文資料完全是自己胡扯瞎掰出來的......😅
https://sanskritdictionary.com/
謝謝您的回覆,想再請問:https://kosha.sanskrit.today/word/en/thrum,右上角選devanagari,不知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,請問您知道嗎?謝謝
刪除devanagari = 天城梵文
刪除若您選擇 IAST = 梵文標準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