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廣正法、辯證佛學、研究佛法、以經解經、廣宣佛理

2017年6月2日

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。第十一分。布施波羅蜜多分之一


(2017.06.02 校對更新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)

  如是我聞。一時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。與大苾芻眾千三百人俱。

  爾時。世尊告舍利子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。經久如方得圓滿。

  時。舍利子便白佛言。無上正法。佛為根本。佛為導首。佛為所依。唯願世尊宣說開示。令苾芻眾聞已受持。

  世尊爾時再三命勸舍利子言。汝今應為諸菩薩摩訶薩宣說布施波羅蜜多。

  爾時。具壽舍利子蒙佛再三慇懃命勸。承佛神力。先以布施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言。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。應緣一切智智。以大悲為上首。修行布施波羅蜜多。若菩薩摩訶薩緣一切智智。大悲為上首。修行布施波羅蜜多。是菩薩摩訶薩則能攝受一切智智。疾證無上正等菩提。

  復次。諸菩薩摩訶薩寧以無記心行於布施或不行施。終不以迴向二乘地心而行布施。何以故。諸菩薩摩訶薩應怖聲聞。獨覺地故。

  爾時。滿慈子舍利子言。何因何緣。諸菩薩摩訶薩應怖聲聞及獨覺地。

  舍利子言。勿諸菩薩摩訶薩眾謂一切智與二乘等。故我令怖。

  時。滿慈子復問具壽舍利子言。諸菩薩施與聲聞施有何差別。

  舍利子言。聲聞行施迴向涅槃。阿羅漢果。菩薩行施迴向菩提。一切智智。是謂差別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有二人俱行布施。一緣王位而求勝果。彼行施時作如是念。願我由此作大國王。統領八方皆得自在。彼隨此願後得為王。匡化世間自在安樂。一緣臣位而求勝果。彼行施時作如是念。願我由此得作大臣。王所愛念委任驅策。隨王所欲皆能成辦。彼由此願。終不為王。雖此二人俱行布施。而隨所願果有勝劣。菩薩。聲聞行施亦爾。謂諸菩薩行布施時。緣一切智智。大悲為上首。以所修行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由此能得一切智智。若聲聞眾行布施時。緣聲聞果自求解脫。不求無上正等菩提。菩薩。聲聞雖俱行施。而隨意願果有勝劣。一由施故得一切智智。一由施故得聲聞果。是謂差別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譬如有人修行布施。求作長者或作居士。復有一人修行布施。願為長者。居士。僮僕。當知菩薩。聲聞行施勝劣意願亦復如是。

  爾時。滿慈子舍利子言。所說譬喻甚為希有。善能開顯二施差別。我亦當說二施譬喻。謂如有人持百千寶詣巨富者。作如是言。今以此物奉上仁者。願相攝受作親僮僕。所有事業我皆能辦。諸聲聞眾行施亦然。願作如來親近弟子。菩薩不爾。是謂差別。

  又。舍利子。如有女人捨王宮樂。持百千寶竊詣長者或商主家。而語彼言。今奉此寶。願相納受以為妻室。畢身承事終不虧違。如是聲聞修行布施。但欲求作如來弟子。菩薩不然。是謂差別。

  時。舍利子便讚具壽滿慈子言。善能辯說二施譬喻甚為希有。謂諸聲聞無巧方便。所行布施取聲聞果。若諸菩薩有巧方便。所行布施普為攝受一切有情。得一切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。一切行中應先行施。作如是念。我今所造此惠施業。施十方界一切有情。令永解脫惡趣生死。未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速發心。已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永不退。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。令速圓滿一切智智。如是菩薩思惟外境不離內心。攝諸善根令其漸次皆得增長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善根護令不退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漸得鄰近一切智智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善根圓滿。趣向無上正等菩提。能盡未來利樂一切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。作是思惟。若諸有情眼所照處。願彼一切皆得如是我所惠捨飲食等物。若諸有情受我所施飲食等物。隨己所須少分受用。持餘轉施他諸有情。彼諸有情少分受用。復持轉施諸餘有情。如是展轉。盡有情界皆同受用我所施物。我由如是布施因緣。攝受善根量無邊際。復持如是無量善根。普施十方諸有情類。皆永解脫惡趣生死。未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速發心。已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永不退。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。令速圓滿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善根展轉增長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攝受一切波羅蜜多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一切波羅蜜多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。當知如是諸菩薩眾方便善巧。雖施少物而獲無量布施善根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以布施心境無分限。迴向證得一切智故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。生如是心。我施善根勿招餘果。唯證無上正等菩提。能盡未來利樂一切。如是迴向無上菩提非餘果者。乃名布施波羅蜜多。普令一切波羅蜜多皆得圓滿。若無後心緣一切智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雖行布施而非布施波羅蜜多。亦不能令餘所修習波羅蜜多速得圓滿。亦不能得一切智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諸菩薩摩訶薩雖少布施。若能迴向無上菩提。當知彼施其量深廣。定能證得一切智故。諸菩薩摩訶薩雖多布施。若不迴向無上菩提。當知彼施其量淺狹。不能證得一切智故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。不起後心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亦不緣於一切智智。是菩薩摩訶薩雖行布施。而非布施波羅蜜多。能招生死非一切智。若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。能起後心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亦復緣於一切智智。是菩薩摩訶薩所行布施。名為布施波羅蜜多。不招生死得一切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菩薩摩訶薩雖行布施而不執著。雖能迴向無上菩提亦不執著。雖能緣於一切智智亦不執著。是菩薩摩訶薩方便善巧。修行布施波羅蜜多速得圓滿。亦令一切波羅蜜多究竟圓滿。疾證無上正等菩提。能盡未來利樂一切。

  爾時。滿慈子舍利子言。尊者所說如是法要。為自辯才。為承佛力。

  舍利子言。我承佛力說是法要。非自辯才。

  時。舍利子復告具壽滿慈子言。假使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一切有情。為欲證得阿羅漢果。經如殑伽沙數大劫。以諸財物。或施無量無數異生。或施無量無數聲聞。或施無量無數獨覺。彼所獲福無量無數不可思議。有菩薩摩訶薩緣彼布施。作是念言。彼諸有情所獲福聚我皆隨喜。是菩薩摩訶薩復持如是隨喜俱行諸福業事所有善根。普施十方諸有情類。願彼一切皆永解脫惡趣生死。未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速發心。已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永不退。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。令速圓滿一切智智。是菩薩摩訶薩由此隨喜迴向善根。一切智智速得圓滿。是菩薩摩訶薩所有隨喜迴向善根。於前有情布施福聚。百倍為勝。千倍為勝。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。如是菩薩所有隨喜迴向之心。超勝世間諸有情類所行施福。是為菩薩方便善巧。雖少用功而福無量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假使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一切有情。住如殑伽沙數大劫。恒以無量無邊供具奉施諸佛及苾芻僧。彼由此緣獲福無量。有菩薩摩訶薩緣彼福聚深心隨喜。作是念言。彼十方界諸有情類。能於如是真淨福田。恭敬供養身心無惓。善哉。善哉。我於彼福深生隨喜。是菩薩摩訶薩因隨喜心所生福聚。於十方界一切有情施佛及僧所有功德。百倍為勝。千倍為勝。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。如是菩薩隨喜之心。超諸世間所行施福。如四洲界所有珠寶。火藥等光雖能照曜。而彼一切皆為月輪所發光明之所映奪。如是十方諸有情類所行施福雖量無邊。而為菩薩隨喜之心所引善根之所映奪。如四洲界所有光明。皆為日光之所映奪。如是十方諸有情類所行施福。皆為菩薩隨喜善根之所映奪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多百千迦遮末尼聚在一處。雖有種種雜色光明。若有持一吠琉璃寶置其聚上。令彼一切雜色光明悉皆隱沒。如是十方諸有情類。雖住無量殑伽沙劫。恒以種種上妙樂具。施有情類或施佛。僧。而一菩薩於彼福聚起隨喜心。所獲功德勝彼福聚百倍。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多百千世間凡馬集在一處。輪王馬寶若入其中。令彼一切威光隱沒。如是十方諸有情類。雖住無量殑伽沙劫。修行布施集諸善根。而一菩薩於彼善根。深心隨喜所獲功德。勝彼善根百倍。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。如是菩薩隨喜俱心。映奪世間施福業事。是故。菩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。於諸有情所作功德應深隨喜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諸菩薩摩訶薩應持所起隨喜心俱諸福業事。施十方界一切有情。願彼十方諸有情類。皆永解脫惡趣生死。未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速發心。已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永不退。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。令速圓滿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諸善根施有情類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能以善根迴施有情。願皆離苦得永安樂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己善根施有情類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雖不修習菩提資糧。而能鄰近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。施十方界一切有情。願皆離苦得永安樂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善根增進。鄰近無上正等菩提。能疾證得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攝受無量殊勝善根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此菩薩心境無分限。迴向證得一切智故。如是菩薩隨喜俱心方便善巧。雖持隨喜所引善根迴施有情。而於善根及有情類都無所執。雖願有情解脫惡趣及生死苦。而於惡趣及生死苦都無所執。雖願攝受諸有情類。令發無上正等覺心。而於發心都無所執。雖願攝受諸有情類。令於無上正等菩提永不退轉。而於此位都無所執。雖願攝受諸有情類。令菩薩行速得圓滿。疾能證得一切智智。而於此位都無所執。雖願自得一切智智。而於此智亦無所執。如是菩薩無所執見。當知是為方便善巧。如是菩薩隨喜迴向俱行之心。皆有方便善巧力故。能普任持諸餘菩薩摩訶薩眾。令獲殊勝利益安樂。及自攝受一切智智。疾證無上正等菩提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設十方界一切有情。住如殑伽沙數大劫。恒以種種上妙供具。奉施諸佛及苾芻僧。供養恭敬。尊重讚歎修諸福業。有一菩薩持一鉢飯施佛及僧。其福勝彼百倍。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。所以者何。以此菩薩不見施者。不見受者。不見施物。雖觀諸法本性皆空。而行施時常不遠離迴向發願。謂持施福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願同證得一切智智。是故。菩薩行布施時。於諸有情所行施福。百倍為勝。千倍為勝。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。由斯定證無上菩提。利益安樂諸有情類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。應起是心。我今惠捨如是財物。諸所引發殊勝善根。普施十方諸有情類。在地獄者。速出地獄。住傍生者。速脫傍生。居鬼界者。速離鬼界。人。天趣中有憂苦者。願彼一切憂苦永息。厭生死者。速出三界。十方無量無邊有情未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速發心。已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永不退。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。令速圓滿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諸善根施有情類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攝受布施波羅蜜多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布施波羅蜜多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增長一切波羅蜜多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增長一切波羅蜜多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攝受無量殊勝善根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無量殊勝善根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展轉親近一切智智。如是菩薩方便善巧。雖少用功而獲多福。是故。菩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。常應勤修方便善巧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攝受無量無邊善根。所以者何。此諸菩薩欲令無量無邊有情。咸疾證得一切智智。如是菩薩能捨一切。於他善根尚能迴捨施餘無量無邊有情。況自善根而不能捨。尚能惠捨所有善根。況餘珍財而不能捨。如是菩薩能捨一切色。非色物。能捨一切自他所有殊勝善根。乃至能捨一切智智。施諸有情令同證得。如是菩薩大師子吼。我於諸法都無所見。我於一切有色無色內外諸物亦無所見。雖無所見而皆能捨。如是菩薩作是念言。我都不見若法若物。而不能捨施諸有情。如是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覺時。以所證得一切智智觀察世間。大師子吼。我於諸法都無所見。我於一切有色無色內外諸物亦無所見。雖無所見而皆能捨。謂不見有若法若物。於諸有情而不能施。如是菩薩常作是念。我當證得無上覺時。於一切法都無所見。雖無所見而於諸法無不現證。無不遍知。由諸菩薩能捨一切。是故。證得無上覺時。於一切法能究竟捨。由捨究竟。於一切法無不現證。無不遍知。如如於法無所不捨。如是如是都不見法。如如於法都無所見。如是如是於一切法無不現證。無不遍知。如是菩薩若內若外皆悉能捨。於內外法悉能捨故都無所見。由於諸法無所見故。證得無上正等覺時。於一切法無不現證。無不遍知。能盡未來利樂一切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諸菩薩眾應如是學清淨布施波羅蜜多。若諸菩薩能如是學清淨布施波羅蜜多。乃得名為真淨菩薩。常不遠離一切智心。若時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心。

  是時。菩薩一切惡魔尚不得便。況餘藥叉。畢舍遮等能得其便。若諸有情能得如是菩薩便者。必無是處。所以者何。若地方所有諸菩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。作意思惟一切智智時無暫捨。此地方所人及非人皆不得便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若常思惟一切智智。如是作意不可思議。廣大。甚深。世間希有。以一切智不可思議。廣大。甚深。難測量故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能如是學大菩提行。於諸有情有大恩德。能善養育一切有情。謂令世間諸有情類。無諸災難斷惡修善。由此因緣。諸菩薩眾在菩薩位。常能利樂一切異生。聲聞。獨覺。若諸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覺時。亦於有情有大恩德。能善養育一切有情。謂說正法令斷煩惱。由斯無量無邊有情皆得涅槃畢竟安樂。

  是故。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覺時。普於異生。聲聞。獨覺為最為勝。為尊為高。為妙為微妙。為上為無上。無等無等等。般涅槃後。亦於有情有大恩德。能善養育一切有情。謂於如來窣堵波所供養恭敬。尊重讚歎。奉施種種上妙華鬘。塗散等香。衣服。瓔珞。寶幢。幡蓋。伎樂。燈明。由此因緣。彼有情類種植無量殊勝善根。或聞如來涅槃法要。精勤修學證般涅槃。若於如來窣堵波所。下至奉獻一香一華。世尊記彼皆當離欲。多有畢竟得般涅槃。如是菩薩住菩薩位。於諸有情有大恩德。能善養育一切有情。證得無上正等覺時。亦於有情有大恩德。能善養育一切有情。般涅槃後。亦於有情有大恩德。能善養育一切有情。以諸菩薩常於有情有大恩德。能善養育一切有情故。於世間最尊。最勝。唯除諸佛無能及者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成就如是殊勝功德。是諸菩薩常於有情作大饒益。譬如真金常能饒益一切有情。謂未燒煉。或已燒煉。未作嚴具。已作嚴具。若未轉易。或已轉易。常能饒益一切有情。如是菩薩修菩提行。住菩薩位。能於有情作大饒益。證得無上正等覺時。亦於有情作大饒益。般涅槃後。亦於有情作大饒益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日月輪巡四洲界。與諸有情作大饒益。謂四洲界一切有情。由日月輪光明照觸作諸事業。又能了知若晝。若夜。半月。滿月。時年等異。又諸華果。苗稼。草木。因日月輪光明照故。生長成熟資養有情。如是菩薩修菩提行。住菩薩位。於諸有情作大饒益。證得無上正等覺時。亦於有情作大饒益。般涅槃後。亦於有情作大饒益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諸菩薩眾成就如是廣大功德。常與有情作大饒益。譬如商主多有珍財。能令百千商侶眷屬。皆得充足諸資生具。乃至死後。諸有情類由彼珍財亦得豐樂。如是菩薩行菩提行。住菩薩位。尚能利樂無量有情。況得菩提。般涅槃後具大勢力。而不能令諸弟子等利益安樂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是菩薩常能利樂一切有情。謂菩薩位。若成正覺。若般涅槃。常於有情作大饒益未曾暫捨。如有善士具善士相。能自安樂。亦能安樂諸餘有情。善攝珍財。善能分布。故名善士。如是菩薩善攝種種功德珍財。在菩薩位。善能利樂無量有情。證得無上正等覺時。亦善利樂無量有情。般涅槃後。亦善利樂無量有情。謂涅槃後功德勢力亦善利樂諸弟子等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是菩薩若菩薩位。若得菩提。若涅槃後。常能利樂一切有情無時暫捨。如彼善士具善士相。能令自他俱得安樂。遠離種種不如意事。諸菩薩眾亦復如是。能令自他常得安樂。遠離種種惡業煩惱。不墮惡趣生死輪迴。得般涅槃畢竟安樂。或成正覺饒益一切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剎帝利灌頂王種堪紹王位。若為太子。若作王時。安樂一切沙門。梵志及餘有情。若命終後。亦能安樂國土有情令無衰惱。謂由彼王功德餘勢。國土豐樂無怨賊等。如是菩薩行菩提行。住菩薩位。已能安樂一切有情。證得無上正等覺時。亦能安樂一切有情。般涅槃後。亦能安樂一切有情。謂涅槃後無量有情。於窣堵波供養恭敬。尊重讚歎獲無量福。聽聞正法。受持。讀誦。如理思惟。為他演說亦得無邊功德勝利。諸有情類於佛世尊般涅槃後。若念如來所有戒蘊。定蘊。慧蘊。解脫蘊。解脫智見蘊。彼有情類。由此因緣不墮惡趣。生天人中恒受快樂。或有證得三乘涅槃。能令自他畢竟安樂。彼有情類於現身中。人。非人等不能為害。諸怖畏事不能侵惱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念佛功德能滅世間人。非人等怖畏事故。

  爾時。佛讚舍利子言。善哉。善哉。如汝所說。若有情類能念如來所有戒蘊。定蘊。慧蘊。解脫蘊。解脫智見蘊。彼有情類能滅世間人。非人等諸怖畏事。

  時。舍利子便白佛言。希有。世尊。如來成就如是清淨廣大妙法。

  爾時。世尊告舍利子。應知菩薩亦有成就如是清淨廣大妙法。

  舍利子言。何謂菩薩所成清淨廣大妙法。

  佛言。菩薩所成清淨廣大妙法。謂發無上正等覺心不復退轉。何以故。

  舍利子。最極清淨廣大妙法。謂如來性。自然覺性。無上正等菩提之性。若諸菩薩已發無上正等覺心不復退轉。定當成就如是清淨廣大妙法。

  時。舍利子復告具壽滿慈子言。諸菩薩眾應起是心。若諸有情來至我所。求索種種資生之具。我當發起決定施心。不應發起無資具心。設我現無所索資具。要當方便求覓施與。終不發起如是之心。我既現無所索資具。不應方便為彼求覓。若餘有情自施彼者。我當隨喜。若不欲施。我當種種方便勸發。要令求者所願滿足。如是菩薩或施有情所須資具。或自供侍師長。病者。所作福業皆與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欲盡未來利樂一切。令脫惡趣或生死苦。令得涅槃或一切智。若諸有情自行布施修餘福業。菩薩勸彼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如是菩薩所獲福聚。於餘有情布施福業。百倍為勝。千倍為勝。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。所以者何。菩薩勸發迴向之心。能令自身及有情類俱證無上正等菩提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諸菩薩眾修行布施波羅蜜多。先應修習方便善巧。隨所修習方便善巧。修行布施。隨所修行布施福業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願諸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。如是菩薩方便善巧。能令自他俱獲勝利。若諸菩薩修行布施。不先修習方便善巧。設經殑伽沙數劫住修行布施。不能發心與有情共迴向菩提。不能攝受所修布施波羅蜜多。不能證得本所希求一切智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設諸有情持廣大器。量等三千大千世界。至菩薩所語菩薩言。我等今須滿此器物。願疾施與。菩薩於彼不起異心。但起是心。定當施與。謂終不起瞋恨之心。如是有情輕觸於我。亦復不起不施與心。謂。我如何施彼多物。亦復不起無財寶心。謂。我云何能辦爾許種種財寶。滿彼有情所持量等大千界器。但作是念。我今為彼修勝神通。種種方便集諸財寶。必令求者所願滿足。菩薩爾時。熾然精進。作大加行求勝神通。欲集珍財施來求者。攝受精進波羅蜜多。既得神通多集財寶。施來求者令滿所願。攝受布施波羅蜜多。如是名為諸菩薩眾修行布施波羅蜜多。發廣大心常無厭惓。由斯疾證無上菩提。能盡未來利樂一切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諸菩薩摩訶薩應愍有情而行布施。應住慈心與有情樂而行布施。應住悲心拔有情苦而行布施。應住喜心慶有情類離苦得樂而行布施。應住捨心於有情類平等饒益而行布施。如是施已應生是心。我所作福及所作善。普施十方諸有情類。令永解脫惡趣生死。未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速發心。已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永不退。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。令速圓滿一切智智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福善根施有情類。此諸菩薩爾時。

  爾時。善根增長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以所修善。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願同證得一切智智。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善根增益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譬如真金。若時若時鎔煉燒打。爾時爾時光色轉盛。若時若時光色轉盛。爾時爾時展轉調柔堪為器具。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以所作善。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願同證得一切智智。爾時爾時善根轉盛。若時若時善根轉盛。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如有女人磨瑩鏡面。若時若時加功磨瑩。爾時爾時鏡轉明淨。若時若時鏡轉明淨。爾時爾時鏡面無垢眾像皆現。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以所作福及所作善。決定迴向一切智智。爾時爾時能普施與十方世界一切有情。令永解脫惡趣生死。未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速發心。已發無上菩提心者。令永不退。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。令速圓滿一切智智。此諸菩薩若時若時捨己善根施有情類。爾時爾時善根轉盛。若時若時善根轉盛。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。如是菩薩方便善巧。迴向所求一切智智。令諸功德漸漸增長。疾證無上正等菩提。能盡未來饒益一切。

  又。滿慈子。云何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少福。云何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多福。云何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少福。云何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多福。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。恒捨無量無數珍財。普施十方諸有情類。而不迴向無上菩提。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。如是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少福。若諸菩薩雖經少時。施有情類少分財物。而能迴向無上菩提。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。如是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多福。若諸菩薩經於少時。施有情類少分財物。不能迴向無上菩提。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。如是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少福。若諸菩薩經於殑伽沙數大劫。恒捨無量無數珍財。普施十方諸有情類。復能迴向無上菩提。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。如是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多福。是故。菩薩摩訶薩眾欲證無上正等菩提。應以善根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。

  若菩薩摩訶薩欲能攝受無量福蘊。與諸有情作大饒益。疾能證得一切智智。常應不離一切智智相應作意。修行布施波羅蜜多。

  若菩薩摩訶薩常不遠離一切智智相應作意。修行布施波羅蜜多。是菩薩摩訶薩便能攝受無量福蘊。疾證無上正等菩提。與諸有情作大饒益。何以故。滿慈子。若諸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智相應作意。修行布施波羅蜜多。是諸菩薩剎那剎那功德善根漸漸增長。由斯疾證無上菩提。能盡未來利樂一切。是故。菩薩欲與有情常作利益安樂事者。一切行中常勤修習方便善巧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。願與有情作大饒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