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廣正法、辯證佛學、研究佛法、以經解經、廣宣佛理

2018年4月28日

該如何修行(一):佛在哪?為什麼?


  有人拜佛、求佛、尋佛、等佛一輩子,終究見不到佛出現在眼前,殊不知,您只要看著平靜的水面,內心寧靜清淨,食指放在自己的太陽穴,並想著「佛在哪?」您就會見到佛了~ 😊


身是菩提樹


  我們從六祖慧能和神秀大師來說起,他兩人的詩偈大家耳熟能詳,我們不是要自以為厲害賣弄智慧來解釋兩位大師的詩偈意思為何?😅 只是要拿來解釋「佛」在哪:

  神秀大師先說了:
  『 身是*菩提樹。心如明鏡台。時時勤拂拭。莫使惹塵埃。』

  非常明顯的,神秀知道眾生即是佛,自身就是佛,所以開頭就說了『身是菩提樹』,此身就是菩提,也就是佛。

  既然此身是佛,那此身的心就是「佛心」啦!佛心當然如蓮花不著水,絲毫無水波般的清淨,水面無波就如鏡面般,所以第二句接著說『心如明鏡台』。

  神秀大師知道「眾生即是佛,自身即是佛」的道理,但他並沒有領悟出箇中智慧到底為何?所以後面兩句神秀大師意思說『要努力修行,遵從戒律,莫使「煩惱」沾染上心頭』,眾生「無漏」就能成就阿羅漢,這「無漏」就是「無有煩惱」,沒有煩惱就不會造諸惡業,因此能成就阿羅漢,然後漸次成佛,神秀大師所指的「塵埃」就是*根本煩惱, 根本煩惱產生八萬四千種煩惱,有煩惱就會造諸惡業,要時常警惕戒除根本煩惱,以免造諸惡業,就是神秀後面兩句『時時勤拂拭。莫使惹塵埃。』的意思。

  這樣的境界,師父五祖當然不甚滿意,要傳衣缽便有所遲疑。

菩提本無樹


  後來六祖看了神秀所寫的詩偈後,修改神秀的詩偈為:
  『菩提本無樹。明鏡亦非台。本來無一物。何處惹塵埃。』

  六祖認為「佛性本來皆有,一切平等無絲毫分別,就算非佛門弟子,就算不認識菩提樹,就算沒學過絲毫佛法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。」所以開頭說了『菩提本無樹』,無論認不認識菩提樹,無論佛門非佛門,一切眾生皆有菩提佛性;因此理所當然,清淨的心是本來就有,本初以來就具有的,也不是佛菩薩才有,水,本來就是清淨無波,是受到風等外力干擾才起波動的,萬生萬物一切法本性清淨,本性寂滅,一切相完全是*因緣和合而來的波動,所以清淨平靜者不是只有『鏡台』,一切萬生萬物本性清淨,所以第二句說「明鏡亦非台」。

  『本來無一物』要對應到神秀大師的『時時勤拂拭』,神秀大師指「心就如明鏡,要時時擦拭」,其實意思也不差,只是六祖更高竿了些,那『本來無一物』就是指「如明鏡的心」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本初以來心便寂靜清淨,理所當然本來如此寂靜清淨,根本連心都沒有!一個人連心都沒有了,已經超越「*不二法」的境界。

  「不二法」就是沒有任何二元執取,無生無滅、無實無虛、無動無不動、一切法無取捨、一切法無分別心。也就是 《金剛經》所說「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」的一切平等心。

  而六祖的境界「本來無一物」,是連「二法」「不二法」都沒有,若說「心如止水」就如神秀的「心如明鏡」,而六祖的「本來無一物」是連心都沒有,更遑論水或明鏡了,當然什麼都沒有,沒有明鏡,當然就無處惹塵埃。冰箱裏面原本就沒有蛋糕,是無法說蛋糕被吃掉了剩下多少的,所以可以說蛋糕沒有生出來也沒有滅過,不生不滅,而六祖的「本來無一物」是連冰箱都沒了!
  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:「善現!二、不二法俱不可得,是故所得一切智智,非有所得故得,亦非無所得故得,有所得法、無所得法不可得故,若如是知乃能證得一切智智。」

本來面目


  至此,我們從神秀大師和六祖的詩偈得知了,原來一切眾生皆是佛,是因為所有一切眾生本初以來就有佛性,本來清淨,可以說「佛性」就是所有一切眾生的「本來面目」理所當然本該如此,所以六祖說:

  「不思善,不思惡,正與麼時,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。

  「不思善,不思惡」意思是對眼前一切境,不思善,不思惡,沒有高下、貴賤、智愚、強弱、多寡、正邪、大小、有明無明、有我無我、空不空、有所得無所得、、、等任何絲毫分別心。

  「麼時」不是正統中文用字,不要亂解釋,六祖沒讀過書,不會使用文謅謅的東西,這「麼時」據信是地方方言,大概意思就是「那時候」。「正與麼時」意思是「就在那個當下的時候」。
  
  「明上座」是指「惠明」,這句話是六祖跟「惠明」說的。

  「本來面目」是每個眾生都有的「佛性」。

  這句話簡單來說就是「不思善,不思惡,絲毫無分別心那個當下,才是惠明你的本來面目。」意思就是說「你本性也是佛阿,怎麼會做搶奪他人財物,搶奪衣缽的事情來呢?難道你覺得你的「本來面目」不是佛嗎?」

  惠明一聽,當然自己是佛啊!趕緊跟六祖拜跪懺悔。

  聖嚴法師也在法鼓山上寫了一個「本來面目」的匾額。 


所以佛在哪?

  現在,大家都知道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本來清淨,那...為何都看不出來呢?眾生的佛性是藏在哪裡去了?傳統佛教認為眾生佛性在*阿賴耶識裡面。

  佛性一直在那,完全沒有藏起來,一直很清淨地在每個人心裡面...,只是眾生煩惱太多,習氣惡劣,六根不淨,執著實我,以自我為中心,自私自利,顛倒妄想,眾生被自己這些障蔽住,導致根性麤俗難以察覺本來佛性。

  而所謂的「修行」,就是為了解、對治、排除眾生這些惡劣習氣,進而達到六根清淨,無我我所,排除煩惱,一切平等心,當將外在這些障蔽完全卸除,便逐漸達到完全清淨,覺醒成佛,而能看清楚每位眾生本來面目的佛性。

  學佛學得越多,修行修得越高,卸除的煩惱就越多,越來越少於執我我所,當然越來越多有形物質或無形知識自然會捨棄,越來越去蕪存菁,越來越簡單單純,越來越清淨無二。

  因此,學佛的目的是要逐漸捨離世間一切法,而不是去擁有越來越多法,當您懂了某條佛法道理,便要將該道理轉為自己的智慧,然後不執著於該佛法,捨離該法,而不是執著一輩子在茲念茲奉為圭臬,所有一切佛法都是世尊「假說」的方便法,不是「*真如」,所以佛在《金剛經》裡面說:「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,即為謗佛,不能解我所說故。須菩提,說法者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。世尊都說「無法可說」了,您還要說從世尊那學到任何佛法嗎? 那豈不是變成「妄言妄語,違背佛理」還「謗佛」了呢~

  如此,我們終於搞清楚了原來「佛」就在每個眾生骨子裡,每一位眾生於未來無量劫乃至於不可說不可說劫都將成佛,因此每一眾生肯定都是「未來佛」,簡單來說,「眾生」就是「佛」!

  有了這最根本根本的概念後,我們便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上岸的正確方向了,下一步,我們得來了解要如何游上岸?如何修行?如何學佛?


......... 【名詞解釋】.........


【菩提樹】


《瑜伽師地論》:「云何菩提。謂三種菩提。一、聲聞菩提。二、獨覺菩提。三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《瑜伽師地論》:「云何菩提。謂略說二斷、二智。是名菩提。

二斷者。一煩惱障斷。二所知障斷。

二智者。一煩惱障斷故。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。二所知障斷故。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。

復有異門。謂清淨智、一切智、無滯智。

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餘永害。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餘永斷。是名無上正等菩提。

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畢竟斷故。名清淨智。

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。名一切智。


  「菩提」簡單來說就是「覺醒」,佛在某棵樹下禪修而「覺醒成佛」,那棵樹便稱為「菩提樹」,不是每一尊佛的菩提樹都是一樣的,要是哪尊佛在榕樹下「覺醒成佛」,那榕樹就是該佛的菩提樹;要是哪尊佛在蘋果樹下「覺醒成佛」,那蘋果樹就是該佛的菩提樹。

   「菩提樹」不是專指「 畢缽羅樹 」, 「 畢缽羅樹 」是釋迦摩尼佛的「菩提樹」,您要是歡喜,也可以在榴槤樹或椰子樹下「覺醒成佛」的,那榴槤樹或椰子樹便會成為您的「菩提樹」~ 😆
【根本煩惱】

《大智度論》:「煩惱者,能令心煩,能作惱故,名為煩惱。

《成唯識論》:「煩惱心所其相云何。頌曰。煩惱謂貪。瞋。癡。慢。疑。惡見。論曰。此貪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。得煩惱名。

  佛經裡面從來沒有「五毒」是「 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 」少了個「見」的說法!也沒有把這「六根本煩惱」稱之為「五毒」或「六毒」過,「五毒」「六毒」的說法應該是後代法師杜撰自編出來的,千萬慎知戒用!以「毒」譬喻雖然好像也講得過去,但已經不是佛陀所說的法了,當您心中信住「五毒」「六毒」,忘卻真正名稱「根本煩惱」「煩惱心所」,往後在其他佛經上再見此真正名稱時,將難以理解經文內容,會害慘自己與其他學佛者的。
【因緣和合】

《瑜伽師地論》:「問:依何分位建立和合。此復幾種。答:依所作支無闕分位建立和合。此復三種。謂集會和合。一義和合。圓滿和合。

《大乘百法明門論》:「言和合者。謂於諸法不相乖反。和如水乳和。合如函葢合也。

  「和合」就像「水」因緣遇到了「風」,兩者起了作用,水起了漣漪,風慢了速度。

  就像收音機開起104.9頻率,能收到警察廣播電台,兩者起了作用,收音機播出聲音。

  就像人眼睛接收到相對應的光線波長,兩者起了作用,眼睛看到了色相,產生了眼識。

  就像清水遇到了牛奶,兩者攪拌後會混合,水變白色,牛奶味道淡了。


《瑜伽師地論》:「問:依何分位建立不和合。此復幾種。答:與和合相違。應知不和合若分位若差別。

《大乘百法明門論》:「 言不和合者。謂於諸法相乖反故。如眼與耳了不相觸。

  「不和合」就像「水」遇到了「無線電波」,兩者絲毫不起作用。

  就像收音機沒開到相對應的頻率,無法收到任何廣播,收音機和廣播兩者都不起作用。

  就像人眼睛接收到非可視紅外線、紫外線光,兩者不起作用,眼睛看不到任何色相,不產生任何眼識。

  就像水遇到了油,兩者無論如何攪拌都不會融合,兩者互相排斥不起作用。
【不二法】

《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》:「所言義、識智平等者,即是入不二法門智,名為了義,非不了義。

《維摩詰所說經》:「珠頂王菩薩曰:『正道、邪道為二。住正道者,則不分別是邪是正,離此二者,是為入不二法門。』

《維摩詰所說經》:「德藏菩薩曰:『有所得相為二。若無所得,則無取捨。無取捨者,是為入不二法門。』

《維摩詰所說經》:「普守菩薩曰:『我、無我為二。我尚不可得,非我何可得?見我實性者,不復起二,是為入不二法門。』

《說無垢稱經(維摩詰所說經。入不二法門品 同本異譯)》:「時,妙吉祥告諸菩薩:『汝等所言雖皆是善,如我意者,汝等此說猶名為二。若諸菩薩於一切法無言、無說,無表、無示,離諸戲論、絕於分別,是為悟入不二法門。』

《維摩詰所說經》:「時,維摩詰默然無言。文殊師利歎曰:『善哉!善哉!乃至無有文字、語言,是真入不二法門。』

《六祖壇經》:「宗曰:何不論禪定解脫。謂曰:為是二法,不是佛法。佛法是不二之法。

王安石《答蔣穎叔書》:「離一切計度言說, 謂之不二法, 亦是方便說耳。 此可冥會, 難以言了也。

  千萬注意!「不二法」不是「沒有二,只有一」!都已經一切法「無言、無說,無表、無示,離諸戲論、絕於分別」「離一切計度言說」了,當然任何絲毫我執、執取都沒有,不是下了個「二元論」然後把其中一元刪除掉就是「不二法」,都已經「無取捨者」了,還特別取一捨二?六祖說這「不是佛法。」!

  最簡單來說,「不二法」就是對所有一切法「毫無分別心」、「一切都平等心」,也就是《 金剛經》所說的: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以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  沒有高下、貴賤、智愚、強弱、多寡、正邪、大小、有明無明、我無我、空不空、有所得無所得、、、等任何差別心,「不分別二者有何差別」的平等心。
【阿賴耶識】

《大乘百法明門論》:「心法略有八種。一眼識。二耳識。三鼻識。四舌識。五身識。六意識。七末那識。八阿賴耶識。

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》:「云何建立識蘊。謂心、意、識差別。

何等為心。謂蘊界處習氣所熏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。亦名異熟識。亦名阿陀那識。以能積集諸習氣故。

何等為意。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。與四煩惱恒相應。謂我見、我愛、我慢、無明。此意遍行。一切善、不善、無記位。唯除聖道現前,若處滅盡定及在無學地,又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。

何等為識。謂六識身。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。何等眼識。謂依眼緣色了別為性。何等耳識。謂依耳緣聲了別為性。何等鼻識。謂依鼻緣香了別為性。何等舌識。謂依舌緣味了別為性。何等身識。謂依身緣觸了別為性。何等意識。謂依意緣法了別為性。


《大乘五蘊論》:「云何識蘊?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。亦名心意,由採集故、意所攝故。最勝心者,謂阿賴耶識。


《大乘五蘊論》:「阿賴耶識者,謂能攝藏一切種子故,又能攝藏我慢相故,又復緣身為境界故。即此亦名阿陀那識,能執持身故。最勝意者,謂緣阿賴耶識為境,恒與我癡、我見、我慢及我愛等相應之識,前後一類相續隨轉,除阿羅漢果及與聖道滅盡等至現在前位。


《顯揚聖教論》:「阿賴耶識者。謂先世所作增長業煩惱為緣。無始時來戲論熏習為因。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為體。此識能執受了別色根根所依處及戲論熏習。於一切時一類生滅不可了知。又能執持了別外器世界與不苦不樂受等相應。一向無覆無記與轉識等作。所依因與染淨轉識受等俱轉能增長有染轉識等為業。及能損減清淨轉識等為業。

云何知有此識。

如薄伽梵說。無明所覆。愛結所繫。愚夫感得有識之身。此言顯有異熟阿賴耶識。又說如五種子。此則名為有取之識。此言顯有一切種子阿賴耶識。

又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。我於凡愚不開演。恐彼分別執為我。眼識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。依於眼根與彼俱轉。緣色境界了別為性。如薄伽梵說。內眼處不壞外色處。現前及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識得生。又說緣眼及色眼識得生。如是應知。乃至身識。此中差別者。謂各依自根各緣自境。各別了別一切應引。如前二經。


  「八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莫那識、阿賴耶識)」就是「五蘊(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)」裏面的「識蘊」,又稱「八識心王」,其最後一識,第八識就是「阿賴耶識」。

  「阿賴耶識」從累世以來就不斷積集每個眾生的一切習氣與業造種子,當然也包含本初以來最初的本然清淨,佛性,另外它也能攝藏我慢相。

  不要忘記了,這世界一切都只是虛妄相,而阿賴耶識就是攝藏著萬法種子,待緣成熟,因緣和合便生起萬法,當任何一種子發生作用,就是因果業報時機到來,便產生了「識」,所造的諸善惡業再生成因果種子攝藏入阿賴耶識。
【真如】

《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》:「文殊師利!真如者,彼處非有為、非無為,無二法。若非有為、非無為,無二法者是真如。

《金光明最勝王經》:「真如是實,餘皆虛妄,實性體者即是真如,真如性者即是如來,名為涅槃。

《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》:「除蓋障菩薩白佛言:『何名真如?』

佛言:『善男子!此法唯內所證,非文字語言而能表示。何以故?此法出過諸文字故,離諸言說故,超越一切語言境界,出於言道離諸戲論,離作非作無動無靜,離諸尋伺,是不思議境界。無相非無相而悉遠離出諸相境,超諸凡境,出凡夫行,過諸魔境,超越一切煩惱境界。離諸識境,安處無住最上寂靜聖智境界,是故此法唯內所證,是即無垢無染潔白清淨,最上最勝第一無比,常住堅固究竟無壞之法,如來出世若不出世,是法常住。

  善男子!菩薩為求此法,歷百千種難行苦行故得是法,得是法已,令諸有情悉住此法。

  善男子!故說此法名為真如,說名實際,說名一切智,說名一切種智,說名不思議界,說名不二界。』

《大乘五蘊論》:「云何真如?謂諸法法性、法無我性。

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》:「何等善法真如。謂無我性。亦名空性 。 無相 。 實際 。 勝義 。 法界。何故真如說名真如。謂彼自性無變異故。何故真如名無我性。離二我故。何故真如名為空性。一切雜染所不行故。何故真如名為無相。以一切相皆寂靜故。何故真如名為實際。以無顛倒所緣性故。何故真如名為勝義。最勝聖智所行處故。何故真如名為法界。一切聲聞 。 獨覺 。 諸佛妙法所依相故。

《成唯識論》:「真如亦是假施設名。遮撥為無故說為有。遮執為有故說為空。勿謂虛幻故說為實。理非妄倒故名真如。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。故諸無為非定實有。

  簡單來說,「真如」就是最後最後、最真最真的那個「實相」,也就是「成佛後所見的實相」,許多人給它很多名稱:如來、般涅槃、實際、一切種智、不思議界 、不二界 、無相、勝義、、、等,無論名稱再多,全部都只是「假名」,真正的「真如」實相境界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,超越一切語言境界,我們也不知道...😅

  漢傳佛教通常解釋為,「真」就是「真實」,「如」就是「如如不動」,這好像有解釋等於沒解釋... 反正,都一樣啦,「真如」就是佛才能了知的境界,要是誰說他瞭解何謂「真如」,豈不是增上慢稱自己已經覺醒成佛?😅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